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没有父亲陪伴的孩子上学后易被欺负几种性格缺陷可能伴随一生
作者:佚名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23/5/24 11:12:19  文章录入:admin  责任编辑:admin

  受“男主外女主内”思想的影响,诸多父亲将教育孩子的任务全部推给妻子,或者因工作、性格等原因很少参与孩子的成长,甚至理所当然地逃避育儿责任,用当今网络热词形容就是“丧偶式育儿”,没有父亲陪伴的孩子,可能难逃如下几种性格“缺陷”。

  父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,就算妈妈再优秀,也无法替代爸爸,因为父教与母教本质不同,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比母亲更为显著。

 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,缺少父亲陪伴的孩子长大后存在明显的情感障碍,比如焦虑、自卑、胆怯、缺少安全感等等,父亲可以教会孩子勇敢、独立、坚强,相反缺少这些品质,孩子性格过于胆小懦弱,遇事容易忍气吞声,甚至没有反抗意识。

  一旦脱离母亲的怀抱,上学后容易被欺负,而且不敢告诉家长或者老师,这是由于幼儿时期内心缺少安全感导致的,作为父亲,需要反思自己是否给予孩子足够的呵护和陪伴,倘若孩子存在这种问题,一定要及时与娃沟通交流,让孩子重拾自信,变得活泼开朗起来,以便受到威胁时,可以第一时间发出求助。

  俗话说:“养不教,父之过”,儿童教育专家认为,孩子在成长早期的一些观念和行为形成,往往是在观察和模仿过程中获得,父亲对子女的影响至关重要。

  据一项调查显示,70%的长期服役犯人来自无父家庭,90%的无家可归和离家出走的孩子来自无父家庭,75%的戒毒中心青少年来自无父家庭。

  缺少父亲教育的孩子,在情绪管理方面的能力较差,可能伴有焦虑、抑郁、暴躁等不良情绪,一旦遭遇情绪波动较大的事情,很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,甚至走上犯罪道路。

  男性常伴有坚毅、勇敢、果断等品质,缺少父亲陪伴的孩子,可能意志薄弱、抗挫折能力差,遇事容易优柔寡断。

  父亲是孩子通向外部世界的主要枢纽,能帮助娃逐渐社会化,从父亲身上可以学到如何处理人际关系、如何培养社交能力、如何扩大交际圈子……缺少父亲陪伴的孩子,长大后可能出现“社交恐惧症”。

  男性在育儿过程中,更愿意带着孩子一起冒险,满足娃的好奇心和求知欲,鼓励他们自行探索、发现新事物,在此过程中,可能涉及天文、地理、科学、生物、历史、哲学等方面的知识,无形中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,并且利于开拓孩子的眼界。

  如果在孩子的成长中,父亲的参与度不高,或者直接成为“隐形爸爸”,那么孩子的想象力、创造力、逻辑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认知的发展都会大大受限。

  对于女孩而言,长期缺少父亲的陪伴,父女关系冷淡会影响到她们的性格养成和择偶观,长大后容易产生“恋父情结”,在感情生活中,不懂得与异性相处,很容易就被“渣男”的甜言蜜语哄骗;在婚姻的择偶条件单一,只有对方对自己好就行。

 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,父亲在育儿过程中角色缺失,哪怕是妈妈再优秀,都很难培育出有出息的孩子。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