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三差三少:中超预备队为奥运而生却踢得像野球踢中乙更能提高
作者:佚名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23/3/5 11:57:10  文章录入:admin  责任编辑:admin

  4月28日,据多家媒体报道,中超中甲各个俱乐部已经接收到关于预备队踢中乙的邀请。预备队踢中乙采取自愿原则,足协不强制要求。但是一旦参赛,就要在运营保障、场地条件方面正规起来。这对于中国足球来说,善莫大焉。因为过去预备队的比赛,实在有点惨不忍睹。

  2008年,为了在北京奥运会取得好成绩,当时的足协掌门人韦迪希望让国奥参加中超比赛,这样U23球员就有更多参赛机会,但是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就各个中超俱乐部的反对。

  北京奥运里中国国奥惨败后,随后预备队联赛也开始恢复运行。当时中国足协也对预备队联赛给予厚望,认为青少年球员比赛少、水平低等困扰中国足球发展的难题,都会随着预备队联赛的启动而解决。

  为了增加各个俱乐部对预备队的投入,中超排名规则中也把预备队成绩算了进来,其实并没有太大用处,因为只是一线队无法在积分、胜负关系、净胜球分出胜负时,才会考虑到预备队成绩。由于只是锻炼球员,所以中超各个预备队的比赛踢得像野球。

  预备队比赛被称为三少三差:比赛观众少、比赛奖金少、媒体关注少,客场食宿差、比赛场地差、比赛态度差。

  比如预备队的比赛通常安排天早上,这样一来,客队早上退房,踢完就可以直接坐飞机走人,有时候客队为了赶飞机,直接提前结束比赛。这样的情况,当值主教练也认可。

  预备队比赛的当值主教练,通常都是一线队比赛的第四官员,有时候主裁判为了赶飞机,也会把10点的比赛提前到9点,然后压缩比赛时间,主教练也会提前走人。

  球员在预备队比赛中,甚至还会出现自己人斗殴的情况。2018年4月恒大对阵鲁能的预备队比赛,恒大球员司徒华龙与王军辉因配合失误,直接在球场线、踢中乙有利提高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